国标润滑油型号
GB 439—90航空喷气机润滑油
GB 440—77(88)20号航空润滑油
GB 443—89L—AN全损耗系统用油
GB/T 447—94蒸汽汽缸油
GB 5903—95工业闭式齿轮油
GB 5904—86轻负荷喷油回转式空气压缩机油
GB 11120—89L—TSA汽轮机油(防锈汽轮机油)
GB 11121—95汽油机油
GB 11122—1997柴油机油,
GB 12691—90空气压缩机油
GB 13895—92重负荷车辆齿轮油(GL一5)
GB/T 14906—94内燃机油粘度分类
GB/T 16630—1996冷冻机油
SH/T 0010—90热定型机润滑油
SH/T 0017—90(1998)轴承油
SH/T 0094—91(1998)蜗轮蜗杆油
SH/T 0111—92(1998)合成锭子油
SH 0138—9210号仪表油
SH/T 0139—95车轴油
SH/T 0350—92(1998)普通车辆齿轮油
SH/T 0360—92(1998)13号机械油(专用锭子油)
SH/T 0361—1998导轨油
SH 0362—92抗氨汽轮机油
SH/T 0363—92(1998)普通开式齿轮油
SH 0526—92(1998)粘度标准油
GB/T 0391—77(88)发动机润滑油腐蚀度测定法
GB/T 2433—2001添加剂和含添加剂润滑油硫酸盐灰分测定法
GB/T 3142—82(90)润滑剂承载能力测定法(四球法)
GB/T 6538—2000发动机油表观粘度测定法(冷启动模拟机法)
GB/T 7607—95柴油机油换油指标
GB/T 7608—87拖拉机柴油机润滑油换油指标
GB/T 8022—87润滑油抗乳化性能测定法
GB/T 8023—87液体石油产品粘度温度计算图
GB/T 9171—88发动机油边界泵送温度测定法
GB/T 9932—88内燃机油性能评定法(开特皮勒1H2法)
GB/T 9933—88内燃机油性能评定法(开特皮勒1G2法)
GB/T 11143—89加抑制剂矿物油在水存在下防锈性能试验法
GB/T 11144—89润滑油极压性能测定法(梯姆肯试验机法)
GB/T 11145—89车用流体润滑剂低温粘度测定法(勃罗克费尔特粘度计法)
GB/T 12577—90冷冻机油絮凝点测定法
GB/T 12578—90润滑油流动性测定法(U型管法)
GB/T 12579—2002润滑油泡沫特性测定法
GB/T 12581—90加抑制剂矿物油的氧化特性测定法
GB/T 12583—90润滑油极压性能测定法(四球法)
GB/T 12709—91润滑油老化特性测定法(康氏残炭法)
GB/T 17038—1997内燃机车柴油机油
SH/T 0024—90(2000)润滑油沉淀值测定法
SH/T 0030—90车辆齿轮油成沟点测定法
SH/T 0031—90柴油机活塞清净性评分方法
SH/T 0037—90(2000)齿轮油贮存溶解特性测定法
SH/T 0059—91润滑油蒸发损失测定法(诺亚克法)
SH/T 0061—91(2000)润滑油中镁含量测定法(原于吸收光谱法)
SH/T 0066—2002发动机冷却液泡沫倾向测定法(玻璃器皿法)
SH/T 0067—91(2000)发动机冷却液和防锈剂灰分含量测定法
SH/T 0068—2002发动机冷却液及其浓缩液密度及相对密度测定法(密度计法)
SH/T 0072—91液体润滑剂摩擦系数测定法(振于法)
SH/T 0074—91汽油机油薄层吸氧氧化安定性测定法
SH/T 0075—91CC级柴油机油高温清净性评定法(1135C2法)
SH/T 0076—91(2000)润滑油中糠醛试验法
SH/T 0077—91(2000)润滑油中铁含量测定法(原子吸收光谱法)
SH/T 0102—92(2000)润滑油和液体燃料油中铜含量测定法(原于吸收光谱法)
SH/T 0103—92(2000)含聚合物油剪切安定性测定法(柴油喷嘴法)
SH/T 0104—92(2000)冷冻机油在致冷剂作用下的稳定性试验(菲利普法)
SH/T 0120—92酚精制润滑油酚含量测定法
6国际标准
编辑
除API的标准外还有其它一些权威机构也制定了相应的标准来评定发动机油的品质,
BP_英国石油学会 DIN-德国工业标准 ASTM-美国试验及材料协会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
JIS-日本工业标准 ILSAC-国际润滑油标准化委员会
现在(2013年10月止)我们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评定机油品质等级的几个国际组织。
ACEA,相信有些朋友不会陌生,它是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是1991年5月取代CCMC而成立的组织,CCMC是欧洲共同市场汽车制造商协会它是ACEA的前身,有与ACEA相似职能。ACEA组织每两年修订一次该组织汽车润滑油规格,其部分指标与API通用。另外还有一个称为ILSAC即国际润滑剂标准化及认证委员会的组织。它是由美国车辆制造商协会和日本汽车制造商协会联合组成。ILSAC于1990年10月颁布了对于小汽车发动机用油的测试规格GF-1。
JASO,日本车辆标准组织,也是评定车用发动机的机构之一,它是由日本的石油公司、添加剂公司、汽车制造商及日本政府共同组成,所制订的规范适用于日本及太平洋国家,用于补充API测试规范。
美国军部、德国军部、法国军部也制定了其自己的标准,用于保证军用机油的品质。
除以上几个国际组织外,一些汽车制造厂商也制定了自己的规范。例如美国康明斯公司、德国奔驰汽车公司、宝马公司、大众公司、保时捷公司、瑞典沃尔沃汽车公司均制定了自己的机油测试标准,这些标准比API的标准更加严格和苛刻。
中国一共有7个企业通过API的标准,通过汽车制造厂机油测试标准的企业更少。世界各国及各公司制定汽车用油规范主要是让润滑油厂家所生产的油品能够保证汽车的使用要求,所以消费者购买润滑油时一定要看生产厂家是否经过以上权威机构认证国际上鉴定润滑油较权威的部门有API(美国石油协会),ACEA(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还有ILSAC(国际润滑油标准暨认证委员会),JASO(日本汽车标准组织,这是由SAE(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日本分会所组成)。
(a)内燃机油(L-E)一般都有API标识的,主要在美国地区销售的以API车用机油的标准来说可分为两大类:
一是商业用油(Commercial Oil),如中大型卡车、 巴士、工程车等所用的机油,这些车辆大都以柴油做为燃料,以C字头来代表。例如:CA、CB、CC、CD、CE、CF、CG、CH、CI。
二是一般加油站(Service Station)所售的机油,通常使用于轿车且是汽油引擎的小型车辆上(不包含二行程机车),以S字头为代表。例如:SA、SB、SC、SD、SE、SF、SG、SH、SI。(注:S代表汽油发动机油,C代表柴油发动机油。第二个英文字母代表等级,越往后面的等级越高的。例如,SB 要比SA 级别高,SC要比SB级别高的。)
(b)用于润滑齿轮传动装置包括蜗轮蜗杆副的润滑油称为齿轮油(L-C)。按GB 7631.7-89规定,齿轮油分为工业闭式齿轮油、工业开式齿轮油、车辆齿轮油。
(c)用于流体静压(液压传动)系统中的工作介质称为液压油,而用作流体动压(液力传动)系统中的工作介质则称为液力传动油,通常将二者统称为液压油(L-H)。液压油与发动机油相比较,液压油除具有发动机油的基本性能外,还具有良好的抗乳化性、抗磨性、水解安定性、可滤性、抗泡性和空气释放性。
(d)其他油。
7车用润滑油
编辑
质量级别
低速高负荷、高速高负荷工况下的柴油机使用CE级油润滑;涡轮增压柴油机应选用CD级及以上;CF-4适用于高速、重负荷、长周期运行的柴油机,特别适用高速公路行驶。有效防止活塞环磨损、机油变稠;燃料硫含量小于0.05%时选用CG-4柴油机油;燃油喷射压力更大,运行温度更高的双金属活塞发动机,选用CH-4柴机油;装有“低温废气再循环”系统的发动机,要求选用CI-4柴机油。
别与低级别的润滑油相比,在抗氧化能力、清净分散能力等方面都明显提高。此外,在阀门机构磨损保护、抗油垢、防止过滤器堵塞、润滑油损耗和低温泵送性等方面得到了明显优化。
目前国内随着环保要求国三、国四的推广,各发动机生产厂家推出了高品质发动机(电控发动机),机油的使用级别也在相应提高,CD级己经淘汰,CF、CH级成为主流。根据我国的国情,如车辆超载严重、路况差、司机专业化程度低、柴油硫含量不稳定等不良因素,造成发动机提前大修。所以应选用质量级别高的机油。
选择
发动机按发动机的型式分为汽油发动机和柴油发动机,发动机油也相应分为汽油发动机油和柴油发动机油,发动机油的品质分类采用API S后跟一英文字母和API C 后跟一英文字母来分别表示汽油机油和柴油机油,后
跟 的字母排序越靠后表示级别越高。如API SH 级高于API SG级,因此选用发动机油时一定要先确定是选用汽油机油还是柴油机油。如发动机油的包装上表示API SH/CD,则表示该机油用作汽油机油级别达到SH,用作柴油机油,则级别达到CD。
按目前(指2013年10月止)来讲,API的级别都是向下兼容,API SL质量级别的机油可以用于要求API SH 机油的发动机。如果条件允许,尽量选用更别的发动机油,因为它能对发动机提供更好的保护。一般的来讲,发动机油的质量级别越高,价格越贵。但不能反过来讲。
选择发动机油要根据车厂的说明书要求来确定使用相应的质量级别或更高的级别。选择发动机油还要考虑季节的变换。因为油品的粘度会随温度变化而变化,冬天粘度变稠,夏天粘度变低,因此在非常炎热的地区,尽量选择油品粘度稍高一点的机油。在寒冷的季节,可使用较稀的机油。但现在(指2013年10月止)高质量的机油可以同时用于多种气候条件下。
经常重载或比较老旧的车应选择粘度较高的润滑油,避免由于润滑油粘度过低造成油压过低,引起不必要的故障。可选用50或20W/50油。另外要随时注意发动机水温和机油压力,如有异常应立即停车查找原因,排除故障后方可继续行驶。此外,路况对发动机油的选择影响不大,但路况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机油的寿命,路况较差的地区,应缩短机油的换油周期。
另外,新的发动机设计的要求,由于采用了电子控制燃油喷射、催化转换器、EGR、PCV和涡轮增压、中冷等技术,发动机的工况更加严苛,选用高质量级别的发动机油也可以延长发动机寿命,降低燃油消耗,减少磨损,延长换油周期,节省机油,节约维修费用及提高效率。别的发动机油可以替代低级别的,而低级别的发动机油不能用于的发动机。
现市面上机油品种很多,两种不同品牌的机油不要混合使用,因不同品牌的油品采用的添加剂可能不同,混用可能会造成油品变质。如一定要混用,可先做两种油品的相容性试验,如相容则可以,但这样使用,新油的品质会下降很多。特别提醒:因为不同档次、不同牌号的机油,其配方组成不相同,若互不兼容,则会产生反应、沉淀等,对发动机是不利的。因此,发动机用机油一定要严格、仔细、相对固定,不要频繁变换不同牌号和档次的机油,以免损坏发动机。
润滑油市场鱼龙混杂,一般光凭外观很难区分发动机油的品质高低,因此购买机油时要注意应尽量选择知名品牌的润滑油,尽可能到知名品牌的专卖店或网上商城购买,根据API 表示的机油质量等级来辨别品质高低、油品的包装上生产厂家的地址、生产日期、批号是否完整、清晰。
鉴别
在润滑油使用过程中,一些散装油品由于存放不当而发生变质。因此,多掌握一些变质润滑油的识别方法,就为安全用油多一份保障。